一、食品保鮮劑的作用機理
1、含有抗菌活性物質(zhì),具有殺菌、抑菌作用。如有的含有抗菌能力強的有機酸、醇,有的含天然殺菌素,有的含溶菌酶。
2、含有天然抗氧化物質(zhì),可延緩食品氧化過程,防止食品的氧化變質(zhì)。如維生素 C、維生素 E、植酸、咖啡酸、奎尼酸、鼠尾草酚等,這些物質(zhì)都有較強的抗氧化性能。
3、降低 pH 值,抑制微生物繁殖,并使微生物的耐熱性減弱,促進加熱滅菌的效果。通過 pH 值的調(diào)整,還可提高解離型或非解離型分子的抗菌力。
4、調(diào)節(jié)食品的水分活性,提高食品的滲透壓,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。
5、在食品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,既可防止微生物侵入,又可通過隔氧,防止食品的氧化,還可抑制果實呼吸,延緩果蔬熟化過程,保持果蔬鮮度。
二、食品保鮮劑的作用
一般地講,在食品上使用保鮮劑有如下目的:
1、減少食品的水分散失;
2、防止食品氧化;
3、防止食品變色;
4、抵制生鮮食品表面微生物的生長;
5、保持食品的風味;
6、保持和增加食品,特別是水果的硬度和脆度;
7、提高食品外觀可接受性;
8、減少食品在貯運過程中機械損傷。
三、天然保鮮劑有哪些種類
天然維生素E:天然VE大量存在于植物油脂中,無毒,且存在狀態(tài)通常比較穩(wěn)定。在油脂精制過程中,可回收大量的精制VE混合物。該成分抗氧化性較好,使用安全,在食品保鮮中已得到大量使用。限用于脂肪和含油食品,是目前我國大量生產(chǎn)的天然抗氧化劑。價格較高,一般場合適用較少,主要用于保健食品、嬰兒食品和其它高價值食品。
類黑精類:它們是氨基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加熱后的產(chǎn)物,其抗氧化能力相當于BHA和BHT,且具有抗菌作用。耐熱性很強,可賦予食品良好的香味。
紅辣椒提取物:紅辣椒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物質(zhì),是VE和香草酰胺的混合物。如能將其中辣味去掉,則是一種的抗氧化劑。
香辛料提取物:早在20世紀30年代,人們就開始對香辛料的抗氧化作用進行研究。到50年代,科研人員對32種香辛料進行分析,發(fā)現(xiàn)其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是迷迭香和鼠尾草。這類產(chǎn)品多含有黃酮類、類萜、有機酸等多種抗氧化成分,能切斷油脂的自動氧化鏈、螯合金屬離子,并起到與有機酸的協(xié)同增效作用。法國從迷迭香干葉粉中提取出兩種晶體抗氧化物質(zhì)———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酚,它們比人工合成的氧化劑BHT和BHA的抗氧化能力強4倍多。
果膠分解物:一般從蔬菜水果中提取,其酶分解物在酸性環(huán)境中有抗菌作用。國外以果膠分解物為主要成分,混入其它一些天然防腐劑,已廣泛應用于蔬菜、咸魚、牛肉等食品的防腐。
糖醇類:糖類從化學結(jié)構(gòu)上可分為單糖類、雙糖類、三糖類、四糖類等,但均為低分子碳水化合物。其中五碳糖和六碳糖單糖促進氧化,雙糖略有抗氧化作用,果糖和糖醇則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。食品中廣泛使用的抗氧化劑是山梨糖醇和麥芽糖醇。木糖醇也是抗氧化劑,它具有和VE協(xié)同增效的作用。
甘草黃酮類:棕紅色粉末,具甘草物氣味。是很好的天然抗氧化劑和防霉劑,抗氧化能力優(yōu)于BHT的最大用量。
植酸:淺黃色液體或褐色漿狀液體,來源于米糠、玉米及食品加工中的廢液。植酸與金屬的螯合作用,可防止有毒金屬在消化道內(nèi)吸收。
蜂膠提取物:該提取物具有抗菌、消炎、抑制病毒、增強抗體免疫等作用。將蜂膠精提物直接加入牛奶、咖啡、保健口服液,以及飲料乳制品、流質(zhì)食品中具有很好的保鮮作用。
聲明:以上方法源于程序系統(tǒng)索引或網(wǎng)民分享提供,僅供您參考使用,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的研究觀點,證明有效,請注意甄別內(nèi)容來源的真實性和權威性。申請刪除>> 糾錯>>